人民网报道 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新时代企业家 记株洲炎陵县德发集团董事长——谭德发
谭德发,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炎陵县人,德发集团公司负责人,炎陵县个私协会会长。1974年入党、入伍。1978年从部队退役,把军人精神带回家乡引航人生。先后在炎陵县钨矿、民政局工作。1986年辞职下海创业,成立炎陵县首个运输队;1996年接手县里一家濒临倒闭的金矿,两年便扭亏为赢。随着事业不断开拓,2002年他成立德发集团公司,业务覆盖燃气、地产、矿业、水电、农业开发、机动车检测等行业。多年来,他旗下的企业为贫困户和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人次,累计上缴利税6000多万元。
一、退役不褪色,扬帆再起航
1978谭德发退役回乡,先后在炎陵钨矿、县民政局工作。在部队,他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屡获嘉奖,曾获“四学运动”先进个人;退伍后,他不褪军人本色,勇于创新创业,乐于扶贫助困,坚持做公益事业,一边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一边帮助他人圆梦。
炎陵县地处罗霄山脉腹地,森林覆盖率高,林木储量丰富,木材外销是当时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木材大量滞销。为破解困局,炎陵县人民政府号召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推销木材,鼓励干部职工下海经商。谭德发作为众人羡慕的捧铁饭碗的“公家人”,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但看到国家社会有需要,他还是作出了自主创业的决定,毅然辞去公职,在急流勇进的改革大潮中争当一名“排头兵”。谭德发东拼西借买来4辆二手货车,成立县里第一支个体运输队,把大山里的山货和木材运到大城市。凭借着锐意进取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运销了全县10%的积压木材,不仅超额完成了推销任务,还挣得自己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1996年,县里一座小型国有金矿濒临破产,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凭着退伍后在钨矿三年的工作经验,谭德发决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与县矿产局签订了承包合同。为了抓好安全管理和经营生产,谭德发既当矿长又当矿工,带着大家一起挖矿洞、找矿脉。由于矿洞里迟迟没有好消息传出来,几乎用尽全部积蓄投入矿山生产的谭德发,不仅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金矿绝处逢生,淘出了5万多克黄金。消息传出后,有不少人私下找来想要高价收购,被谭德发断然拒绝,他抵挡住黑市的诱惑,将全部黄金按定价交售给了国家,仅税收就上缴了100多万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999年,谭德发筹集资金建成了炎陵县第一座新能源现代化液化气储气站,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气,减少了当地木材燃料消耗,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炎陵县远离市区,20多年来液化气价却从不比山外多一分。当地群众说,这里地处偏远山区,运费更贵,适当涨点价也无可厚非。但谭德发没有那样做,他说:“无论做什么,不能忘记群众利益。运费贵,我自己垫。”
二、初心永不忘,使命肩上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历史性的重大意义。为支持家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谭德发出资购买大量优质黄桃、柰李苗分送给村民们,并扶持农户大力种植,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带动300余农户创业脱贫。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捐资兴修村级道路。其捐资修建的德发大桥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解决了村民出行、农资和农产品等物资的运输问题。短短几年,他为全县乡村振兴新修桥梁4座、新修拓宽村道2600多米、新建水渠4000多米、水坝6个等,合计价值300多万元。同时,谭德发的企业积极招收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乡亲们的收入,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丰富群众文体活动,谭德发出资50多万元修建炎陵县首个7人制标准足球场并免费开放,还资助百万元举办了2021年和2024年两届炎陵百姓春晚。此外还长期资助各项文体活动,如县小学生汉字比赛,县教师健身操大赛,老年人运动会等。
他长期帮助低收入群体,为低保户等困难群众提供液化气补贴,经常走访慰问困难户和孤寡老人。鹿原镇长旺村的孤寡老人唐玉香生活困难,谭德发长期关怀资助,老人腿脚不便用水困难,他出资帮助接上自来水。谭德发经常走访贫困户、敬老院,为霞阳、三河、垄溪等乡镇敬老院捐款改善生活条件。霞阳镇敬老院的李娭毑接受采访时说:“谭德发是个大善人!”他还为全县低保户建立动态档案,发现困难及时帮助,逢年过节送去慰问品。
作为退役军人,谭德发对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老兵群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多年来,谭德发在一直帮助生活困难的退伍战友,为他们捐款捐物并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退役军人的力量。炎陵县鹿原镇退伍军人潘春生曾经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谭德发把他安排在自己在县城的企业上班,不仅帮助其家庭摆脱了贫困,而且两个儿子还可以在教学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上学,后来他们不负众望先后考取了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分别在空军部队和国家电网工作。2022年,谭德发自掏腰包成立县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同时出资20多万元购买炎陵黄桃慰问部队官兵以及市、县一线防疫人员,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每一朵花都应该在阳光下绽放。”每当听到或看到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谭德发心里都会感到万分痛惜。为此他不遗余力捐资助学,长期为贫困生和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定期资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1988年,家住东风乡的战友苏传明退伍回家后身患肝癌晚期不幸离世,留下8岁、6岁两个儿子。谭德发将这两个孩子视如己出,资助他们一个念完大学,一个念完高中,两个孩子现在都已成家立业。2013年3月5日,县工商局举办“人大代表牵手农民子弟‘三五’捐款助学活动”,谭德发为20名特困生捐款1万元。2013年6月,谭德发为沔渡小学770名学生各捐赠一份价值30余元的学习用品。2015年4月13日中午,谭德发路经县城南小学时看见一名学生不慎被摩托撞成重伤,鲜血直流,肇事车主逃逸,他急忙与热心群众一起将学生送往县中医院救治,得知该学生是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后,他又主动为其垫付了医药费。2016年,他为水口镇西龙村6名贫困学生资助1.2万元助学金,并相继为鹿原、水口、垄溪、下村等学校的贫困生和留守儿童捐款6万元。在他的全额资助下,就读于炎陵一中的廖欣、戴欢,不仅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而且考上了重点大学。2021年出资30万元成立德发教育基金定期资助困难学子。2023年初,德发集团公司倾力支持炎陵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奋进新征程”—“德发杯”文化进万家大型系列活动,并在启动仪式上向学校和贫困学生捐款。迄今为止谭德发已捐资260余万元帮助贫困学生2400人次。
在炎陵,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谭德发的身影。新冠防疫初期物资紧张,谭德发组织员工四处联系,采购了价值5万多元的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送到抗疫一线,并三度捐资25万元。2016年,谭德发成立退伍军人为民服务志愿者协会,并带领协会志愿者们帮助抢险、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已达360多次。2022年又出资80万元成立了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
迄今为止,谭德发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社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群众学雷锋活动、旅游景点建设等先后捐款捐物达1200多万元,被家乡人亲切地称为“编外民政”。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公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在他的带动下,亲友以及个私协会员纷纷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炎陵县有350家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炎陵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头雁”,谭德发竭尽所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他牵头个私企业协会与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洽谈,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年就为200多家个私企业解决融资6亿多元。
奋斗成就人生,奉献彰显大爱。谭德发用自己无私博大的爱心,日积月累的致力于公益事业。他的事迹被央视七台、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以他退役后事迹改编的电影《卓然的风采》经国家电影局批准,将于2024年开机拍摄。
各级政府和组织也先后授予他各项荣誉:2000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双拥先进个人;2012年6月被评为2012年度湖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诚信经营先进个体工商户;2013年度荣获株洲市“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志愿助残先进个人”;2019年12月荣获2019年度株洲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2021年12月评为湖南省关习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同时光荣入选2021年度湖南好人榜;2022年被授予“株洲市道德模范”、“株洲市最美拥军模范”;2022年8月被解放军73146部队授予“退役不褪色、拥军当模范”荣誉称号;2023年3月获评株洲市“十大神农慈善人物”。2023年9月受邀出席在海南博鳌论坛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盛典,被授予2023年度公益慈善品牌人物荣誉称号。2023年11月被株洲市关工委授予第三届“最美五老”荣誉称号;2023年获评“株洲市文明家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